《襄樊政协》2010年第2期“委员风采”刊登了:市政协常委、华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玲“情牵山区贫困娃”的报道。李玲女士是政协侨界委员,在襄樊市侨联开展的“侨心工程”活动中,她也主动到侨心小学认领帮扶贫困学生,对待他们就像是自己的儿女,每次去看望学生,她都买书包、送文具、买衣物、送图书。有时还到学生家里走访看望。女士因长期帮扶乡村学校及贫困学子的事迹在城乡广为传颂,人们深深敬重这位捐资助学、造福桑梓的“爱心大使”。为此市政协杂志社记者来到华音公司进行了采访。
以下是刊登在《襄樊政协》关于李玲女士的报道:
情牵山区贫困娃
——访市政协常委、襄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玲
凡是接触过李玲的人,都觉得她的热情洋溢,富有爱心,再加上她是搞艺术出身,形象和气质都透露出一种特别的美,近日,我在采访她时,却让我更多的感受到了他的那种朴实和善良。
李玲原在某专业艺术院团体任首席二胡演奏员。1993年由于单位人员多、无事干,上级部门为了减负,鼓励年轻职员停薪留职、下海经商。李玲第一个办理了留职停薪的手续。从此,她从一个文艺工作者变成了一个“打工仔”,踏进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开始了她的经商闯荡。
她说到这里,李玲显的有些激动。她说如果没有当年的留职停薪,就没有我的今天。当问及她的经商之旅时,她说,下海后就到了广东,刚开始半年,从清扫工作起,她用拉二胡的手,拿起了扫把和拖把,兼做收发和电话员,难免有点失落感。干过一段打杂的活之后,接着又做接待员、保管员、出货员、码头验货员。那时很累,干活出汗也多,记得有一次连续喝了13瓶矿泉水,半天都没有上卫生间。生活也相当艰苦,每天就吃最便宜的方便面,以至现在见了方便面还倒胃口呢。
正是由于艰苦的磨砺,并且凭着她的精明和才干,李玲很快她就被提拔为部门经理。她告诉我,那份艰难的历程,是成就她事业最大的人生资本。
1997年,李玲已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加上海外亲属的资助,襄樊开始了自己的首次创业。她首选的项目是以影视动画传播科技知识和文化思想的新型文化产业,投资100多万元成立了华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富裕了的李玲,在大力发展自己企业的同时,更多的把目光投向了山区贫困的学生。
1997年冬季,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报纸上看到南漳县下湾村小学校长坚持多年用自己微簿工资,帮助失学儿童的事迹,深深震撼着她的心灵。她第一反应就是:我能为山区的贫困娃做些什么。不久,她随市侨办领导冒着严寒来到下湾村小学,在那昏暗简陋的校舍面前,李玲陷入了深思。也就在那一刻,她决定捐款资助这所学校。下湾村小学也就成了李玲资助的第一所学校。
随后,李玲多次到山区调研,了解到山区不少偏远学校,一个老师同时带几个班,一人教几门功课。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把首套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全动画录像教材捐给山区学校,一些学校拿到电化教材后,没有电教设备而无法使用,她又购买了一批录像机、电视机捐赠给学校。
十几年来,到底资助了多少学校,李玲自己也说不清楚。据有关同志介绍,仅谷城县就有5所学校接受了她的捐助。谷城县石花镇丝宝小学二年级学生小红,在她的资助下,已经上了高中。她在与山区贫困娃的交流与沟通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学生有话愿意向她倾诉,并把考试单寄给她,让她共同分享取得成绩的喜悦。直到现在,有哪些同学给她寄过成绩单,李玲还如数家珍。
李玲长期坚持不懈的帮扶山区贫困学校及贫困学生,得到社会的公认。她2008年被湖北省人事厅、省侨联授予“全省归侨侨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她以自己的爱心实践,不断探索者人生的乐趣。
她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人生信条——“生命的价值在于进取,在于创造,在于奉献;人生的乐趣在于不倦地探索中奋斗与献身。”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